本馆简介
长征红军志李中权满门忠烈
发布时间:2016-10-16 09:19:52 点击次数:24562
8人参加长征,5人牺牲、幸存4人到达陕北
红军时期,战争年代,我军生活条件艰苦,物质供应极其困难,尽人皆知。“苦不苦,想想红军二万五”,这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。我参军服役46年,100遍、1000遍地学习过红军的事迹,但当采访了这些幸存的老红军,从他们口中得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、过草地艰苦卓绝的情节细节后,仍然受到深深的震撼!
老红军的年龄以我们采访时的年龄为准。几年过去了,一部分老红军已逝世,这是他们留给我们最后的精神财富,弥足珍贵。
祝再世的老红军冲过百岁后,继续前行,创造生命奇迹!
红军万岁!

李中权,四川省达县人。1915年12月24日生。1928年加入共青团。1932年参加红军。1933年5月转为中共党员。参加红军后,历任川东游击军排长、连长,大队政委委员、团政委,中共绥定道委宣传部长、川陕省委巡视员、川西道委组织部部长,参加了川陕苏区反“围攻”作战。长征中任红四方面军地方工作部部长,中共天全县委书记,金川省军区独立第2师政治委员。全家9人参加红军、8人参加长征,三翻雪山草地,5个亲人牺牲,4人到达陕北。1936年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、支队政治协理员。1939年起任抗大2分校1大队政治委员、3团政委,参加了陈庄等战斗和冀中区1942年“五一”反“扫荡”,后任晋察冀军区第13分区政治部主任,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,参与巩固和发展冀东、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斗争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冀东军区政治部主任,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副政委兼主任,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委员兼主任,第四野战军46军政委,率部参加了辽沈、平津、衡宝战役,率部胜利完成湘南剿匪、进军广东、保卫海防等战斗任务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军政治委员,华北军区空军参谋长。1952年率空3军参加抗美援朝。1952年回国后,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。1962年于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,继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,南京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。1979-1983任南京军区空军第二政委。1983年离休。李中权4次负伤致残。
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。
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初夏的北京气候宜人。2012年5月6日下午,我在总政治部西直门干休所采访了刚午睡后、98岁的老红军李中权。2006年,我曾在总政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见过他,6年过去了,变化不大。虽然耳背,但思维清楚、声音宏亮。我从心里祝福老首长身体健康。说明采访的来意,他甚是高兴。
1924年川东大旱,秋季颗粒无收,大人靠野菜树皮充饥,李中权2岁的妹妹饿病而死。对万恶社会的仇恨在幼小的李中权心中埋下。“我要上学!”是李中权儿时的愿望,9岁的时候,终于如愿读家乡私塾,李中权学习刻苦成绩优良,三年的学习中,次次考试全班第一。父母哥哥拼命干活,供他读书。“1928年秋,父母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凑了学费送我到达县薄家场第五高小读书。时值大革命失败不久,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回到川东搞革命。张爱萍在学校里给学生们上公民课(政治课),偷偷地送《唯物史观》、《论两个策略》给我读,对我进行革命启蒙。王维舟、李家骏组织起川东游击队。
李中权说:“1928年我加入了共青团。1932年底参加了王维舟领导的达县红军赤卫队。参军后的第一仗打得很漂亮,我和10多名游击队员伏击截获军阀刘存厚的‘收账委员’,缴获两箱银元,长、短枪数支。初战胜利,使我对枪杆子的重要性有了认识。1933年5月在杨克明和黎时忠的介绍下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。”
“1933年红四方面军来到了川东通、南、巴。10月,组织宣(汉)达(县)战役,和川东游击军在战场上会师。打了大胜仗,消灭了刘存厚的主力8个团1万多人。此役,我率游击大队参战。战后,又受领了带队解放家乡碑牌河场的任务。带领部队回家打土豪,分田地、成立苏维埃政权。把石根元、石秀如两个横行乡里恶贯满盈的土豪恶霸抓起来开公审大会。由我操刀执法。石根元,瘦,脖子长,一刀下去,脑袋在地下滚。第二刀砍石秀如,大胖子,脖子短,一刀没砍死,我又拖了一刀,头没掉。石秀如没死,他家里人收尸,做了个假坟,把他藏在山上喂稀饭吃。我爸爸和哥哥搜山时发现他,代表乡苏维埃把他处死。”
达县解放成立红33军,王维舟任军长,杨克明任政委,李中权任98师264团政委。
残酷的阶级斗争,恶劣的环境,使党和红军内部的斗争扩大化。谈到肃反,李中权至今心有余悸。他说:“1934年的一天,达县党组织通知我去宣汉开会,会上把川东地下党的十几个党员都杀了。为什么党组织开会杀人?我提了意见。大家把矛头对准了我。‘李中权是贫农,工作好没问题!’当时川陕省委书记周广垣说:‘贫农就好。’杨克明替我说话,保下我一命。我很感谢杨克明,当时把出身地主富农成份不好的党员干部都杀了。”

“1986年9月,我同柏弟重返长征路到过当年妈妈逝世的地方,寻找妈妈,坟地荡然无存、尸骨也未寻获。”1997年元月4日,李中权想念母亲夜不能眠,作《七绝.夜思》:长征路上遇亲娘,欲表孝心哪有方?只好狠心别母去,引来内疚永悲伤。在李老的客厅墙上,我看到李中权母亲的画像和李中权2006年悼念母亲的条幅,《又是一个七月七》。客厅墙上,挂着迟浩田上将赠送的条幅:满门革命赤子辉煌永留青史。湖北大学教授周世秀2008年书赠的条幅概括了李中权一生身经百战的光辉经历:“一生革命,双全智勇,三过草地,四次负伤,五亲牺牲,六任政委,七五党龄,八方敬重,九死一生,卓著功勋,文武奇才,辉煌征程。”
